2050年中國主要電力供應來源
簡介2050年,我國各種大氣污染物排放至少較目前削減50%以上,達到發達國家當前水平或者回到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睘檫_到這一目標,煤電用煤在2020年達到高峰即14.5億噸標煤,隨后逐年降低,到2050年用于發電的煤炭僅2.8億噸標煤。雖然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還將有所增加,但化石能源消費在2020-2025年間達到峰值,為37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達到排放峰值30億噸。而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對燃煤發電進行全面替代,使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到86%。...
2050年,我國各種大氣污染物排放至少較目前削減50%以上,達到發達國家當前水平或者回到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睘檫_到這一目標,煤電用煤在2020年達到高峰即14.5億噸標煤,隨后逐年降低,到2050年用于發電的煤炭僅2.8億噸標煤。雖然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還將有所增加,但化石能源消費在2020-2025年間達到峰值,為37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達到排放峰值30億噸。而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對燃煤發電進行全面替代,使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到86%。...
大唐集團公司始終認真貫徹國家創新驅動、清潔高效等要求,緊跟國內外前沿技術的發展,積極探索國內國際清潔高效新技術,能源結構、裝備水平得到極大優化和調整。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煤電已經發展成以60萬千瓦及以上大機組為主,大機組容量達到70臺、4401萬千瓦,占集團公司煤電機組的50.88%;水電發展成以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為主,大機組容量達到901萬千瓦;風電從無到有,裝機容量已經突破1000萬千瓦;燃氣、太陽能發電實現“零”的突破。清潔能源占比已經達到25.29%,形成了電源多元化的格局。...
在發電量方面,五大發電集團2014年的排序和2013年略有差異,第一、第二位次不變,第三、第四位次互換。中電投集團完成發電量3805.33億千瓦時。國華電力公司全年實現發電量1840億千瓦時。 ...
2015年,全國(除臺灣地區外)新增裝機容量30753MW,同比增長32.6%,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6740臺,累計裝機容量145362MW,同比增長26.8%,累計安裝風電機組92981臺。015年,我國六大區域的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均保持增長態勢,西北地區依舊是新增裝機容量最多的地區,超過11GW,占總裝機容量的38%;其他地區均在10GW以下,所占比例分別為華北地區(20%)、西南(14%)、華東(13%)、中南(9%)、東北(6%)。...
2016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市場也更加成熟,但是長期以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不能脫離政策的支持,從目前已經出臺的政策來看,2016年的國家政策主要從從動力電池、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等方面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記者整理2016年截至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相關國家政策。...
2016年下半年,我國市場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領跑者項目、2016年項目、扶貧和分布式項目將帶動光伏市場快速發展,預計全年將有望達到30GW。美國、印度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而日本和歐洲市場保持穩定,新興光伏市場如非洲也逐步開始冒頭。但需注意上下游發展節奏問題!...
2016年,隨著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相繼發布,吹響了能源互聯網發展的號角。作為國家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的主要形式之一,區域能源互聯網非常有希望率先落地,各企業都在積極的探索和研究。隨著多數省市電改方案和交易規則的批復公布,以及廣東2016年度交易中體現出的價差收窄趨勢,越來越多的售電公司關注園區型售電模式,同時,開放式的售電競爭態勢又使得增強用戶粘性成為售電公司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2015年度電力可靠性指標主要情況 from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可靠性管理中心
2015年10萬千瓦及以上常規火電機組(不含燃汽輪機組,以下同)加權平均等效可用系數為92.57%,比2014年增加0.61個百分點?;痣姍C組臺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426.15小時,比2014年減少474.11小時。2015年常規火電機組共發生非計劃停運576次,非計劃停運總時間為42259.81小時,臺年平均分別為0.34次和24.44小時,較2014年臺年平均減少了0.14次和8.56小時。
前三類非計劃停運即強迫停運發生549次,強迫停運總時間38080.54小時,占全部火電非計劃停運總時間的90.11%。強迫停運臺年平均分別為0.33次和22.85小時。
View More →
2016年,發電量突破6萬億千瓦時。全年發電量6142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6%,增速加快5.3個百分點。月度發電量穩步回升。從月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看,前六個月增速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長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維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轉了自2015年以來的低迷態勢,之后各月發電增速相對穩定,維持在7%左右?;痣娫鏊儆韶撧D正,水電保持增長,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保持高速增長?;鹆Πl電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轉為增長...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記者會上公布了一組數字,稱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4臺,數量世界第一,運營機組30臺,規模世界第四。相對于2011年福島事故后的停滯狀態,中國各地的核電項目從2015年開始再次重啟,并迅速推進。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國家統計局也發布了2016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9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用電方面,分產業看,2016年我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第二產業用電量421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第三產業用電量79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0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梢钥闯?,我國第三產業用電量持續保持較高增速,顯示出我國經濟增長中服務業消費的拉動作用突出。...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6710萬千瓦,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全年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提速,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有較大增長,新增裝機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86萬千瓦)、山東(75萬千瓦)、江蘇(53萬千瓦)和安徽(46萬千瓦)和江西(31萬千瓦)。...
中電聯電力評價咨詢院(科技開發服務中心)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直屬職能部門,也是中編辦批復的獨立事業單位法人,以第三方認證及評定服務、管理與技術咨詢服務、資訊與信息服務為主營業務,以加快促進電力發展方式轉變為已任,致力于打造電力行業一流的科技咨詢服務機構,成為中電聯“立足行業、服務企業、聯系政府、溝通社會”功能定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服務的延伸。